5G异网漫游已在8个地区开展商用试点

5G异网漫游已在8个地区开展商用试点 电信联通要躺赢了吗

 

 

在5G有了共建共享模式之后,运营商们在网络建设似乎也有了新玩法。电信和联通在首创5G共建共享之后,他们似乎又对共享有了更多的要求。

 

而当可移动与广电这对CP在700MHz 5G网络方面建设速度飞快之后,5G异网漫游就成了一个新的共享方式。

 

 

据了解,目前5G核心网漫游现网试点工作已启动,将在8个省的8个本地网(新疆昌吉、青海海西、内蒙古赤峰、黑龙江佳木斯、云南玉溪、安徽安庆、四川德阳、贵州毕节)开展5G核心网漫游现网商用试点,计划10月份完成试点及总结工作。而目前联通已提交这8个本地网的700MHz异网漫游需求,正在积极推进现网试点工作。

 

这也意味着,700MHz频段的5G异网漫游推进工作正在稳步进行。

 

简单来说,这个“5G异网漫游”其实就是指用户不管入网了哪一家通信运营商,但都也可以通过漫游的方式用上另外一家通信运营商的5G网络。

 

这样一来,对于广大用户们,尤其是电信、联通的5G用户来说“5G异网漫游”可就是一件大好事了。有了“5G异网漫游”,用户不管用哪家的号都能让5G时刻在线,而不用再担心遇到没信号的囧境了。

 

那么,本来在网络建设方面就稍逊一筹的电信、联通,这次要躺赢了吗?

 

 

700MHz频段可是通信行业里公认的“香饽饽”。由于,700MHz频段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损耗低、穿透能力强,特别适合做大范围连续网络覆盖的特性。这可就让在700MHz5G网络方面共享的移动与广电5G网络质量及信号覆盖优势进一步被加强。

 

可在网络建设及信号覆盖方面,移动比电信、联通都要好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让移动的用户比电信、联通加起来都多。而目前又正是5G已经开始普及,大量4G用户逐渐向5G迁移的进程中。再加上现在四家运营商的5G资费价格也已基本趋同。因此,网络信号的好坏也将影响着用户的选择。

 

这对于在当前电信、联通4G/5G网络覆盖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又还在进行2G/3G退网中的状况下,可就比较尴尬了。

 

本来,电信、联通这对CP的5G用户加起来都还没有移动多。可要在遇到网络不佳用户用网体检不太好的状况,今后还怎么吸引用户呢!要是因5G信号差而导致用户都流向了移动和广电,这对于电信和联通来说可就是更加难堪的事。

 

可“5G异网漫游”显然就是可以化解电信、联通网络覆盖能力相对较弱让用户用网体检不太好的解药。

 

要这么说,有了5G异网漫游电信、联通可能还真要笑嘻嘻地躺赢了。

 

 

不过在小编看来,在短期内5G异网漫游的确对电信和联通有利。可要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广大用户才是5G异网漫游的最大受益方。但电信和联通则未必就能笑到最后了。

 

对于用户来说,不管选择哪家运营商,最基本的一条其实就是要有网有信号。其次才是资费价格的高低。在运营商之间5G资费差距很小的情况下,有网有信号可就是唯一的需求了。因此,5G异网漫游显示是保障了用户能时刻都有5G网络可以用。

 

但对于有网的运营商和靠共享的运营商们来说这里面可就要涉及到费用结算的问题了。按“5G异网漫游”标准,三大运营商不仅将共同制定5G异网漫游的相关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也还会对异网漫游结算价格等问题进行磋商。

 

这也就是说电信和联通共享到移动和广电的700MHz 5G网络不会是免费白用,是得付费的。当电信、联通用户用漫游的方式用了移动和广电的700MHz 5G网络后,电信和联通得向移动和广电支付网间结算费。

 

 

可这笔网间结算费也就是俗称的“漫游费”会由谁来出呢?显然,只能要么电信和联通来承担,要么就是用户来买单了。按照电信和联通的调性,采取向用户收取漫游费的方式让用户买单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这要是对于一些长期在电信和联通5G信号差区域生活的用户来说,也就是意味着用上5G网络还得再多花一些“漫游费”。

 

但要是换到移动和广电,这笔“漫游费”可就不用掏了。这么一算下来都是用着同一张网,但哪家资费会更贵一些、用哪家会更划算这点事,相信用户们自然都算得明白。

 

 

值得一提的是,要是在5G异网漫游初期,让电信和联通尝到不用花心思建网也能收获用户的甜头后,难保这对CP今后在网络建设方面会更加“躺平”。

 

要按这个节奏,大概今后电信和联通的5G资费里又会再次出现“漫游费”这个收费名目。届时,用户们会不会认可,又会不会转网到移动和广电?

 

如果5G异网漫游最终是通过提升资费价格而由用户来买单的话,大概电信和联通难免出现用户大量流失的局面。这时,电信和联通还能不能躺赢,那可就很值得一看了。

 

那么要是在用上5G异网漫游之后还得再多花点“漫游费”,你会接受吗?欢迎留言来聊聊吧。

新闻资讯

专注5G基站建设业务

2022-08-31 11:16